“佈局2014———改革創新轉型升級”系列報道
  文化創意產業是一個高附加值的新型產業。對於中心城區來說,依托傳統歷史文化資源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,有利於突破空間局限,符合帶動其他相關產業升級,從而為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提供支撐。
  其中,要真正讓文化創意產業的附加值不斷增加,就要特別註重以市場為導向,鼓勵社會各類主體參與文化創意產業,推動文化、藝術、旅游、商貿、總部經濟等各個領域的產業融合。
  你能想象,從地面一路跑酷到五層建築屋頂嗎?你能想象,在屋頂慢跑時俯瞰庭院中的翠竹嗎?在西村,你就能做到。
  今年9月,作為成都西村體量最大、業態最豐富的主題工程———西村大院就將建成,並於11月投入使用。西村大院將為創意商業和城市潮人營造一個將工作、娛樂、運動、藝術、休閑、商業融合於一體的功能完備的創意社群,成為成都最有創意的集成社區。西村大院本身也極具建築創想,擁有一條基於跑酷理念設計的從地面到五層建築屋頂、全長1.5公里的健康跑道。
  集成式社區 地面跑酷到屋頂
  據瞭解,西村大院由國際級建築大師劉家琨擔綱建築規劃設計。建築呈院落式C形半圍合、開闊中庭形態,包括地下2層、地上5層,秉承川西民居“傳統元素的當代表達”建築理念。建築採用建渣回收製成的環保再生磚作為主材,無輻射低污染。
  基於跑酷理念設計、長1.5公里的跑道,是西村大院最重要的建築創想之一。外圈跑道由地面直上建築樓頂,併在建築北側缺口形成立體交叉,既在功能上提供了運動跑酷的場所,又增強了建築整體的視覺感受;內圈跑道全部架空,直接與二層樓面接通,使室內外空間完全貫通,同時為在中庭組織戶外音樂會拓展了看臺空間。內外圈跑道相連後,形成交錯上升、沿一個起點方向可完整環繞一圈的“莫比烏斯帶”。
  集成式服務 企業共享全面服務
  入駐西村的企業,將享受一種全新的服務方式。據項目負責人介紹,西村企業通過建立共享中心,搭建新型商業平臺和交易平臺。中心內設置有電子交易中心、會務中心、商務中心、接待中心等,還提供辦公用品集中採購,財務、工商等事務代理代辦、法律咨詢、檔案集中管理、商務用車出租等服務。
  此外,還可提供虛擬辦公,為外地企業提供虛擬辦公環境及商業註冊,接聽客戶來電並及時將電話轉接給客戶或幫客戶代辦商務。
  堅定市場導向 打造文化之都新標桿
  西村,在青羊區生根、發芽、成長,並不是偶然。正如成都西村總策劃、成都貝森集團董事長杜堅所說,青羊擁有最成都味道的文化資源,是成都西村落地的“催化劑”。同時,支持和鼓勵民營企業發展的良好氛圍,更讓這位本土企業家將這裡視作“事業福地”。
  景區景點總量占成都主城區的三分之二,全國、世界知名的景點10多個,省圖、省美術館、市博、省科技館等省市主要文化場館集中,青羊區的文博旅游資源得天獨厚。
  立足於這一基礎,文博旅游產業納入了青羊區產業體系中的四大主導產業之一。
  成都奎星樓街55號,兩株古老的銀杏樹悠閑地伸展著身姿。銀杏樹背後,原民盟成都社會大學的大樓,被重新打造成極具現代感的黑色建築,這裡就是明堂青年創意中心。
  “我們主要針對青年文化創意團隊進行集結,把這裡打造成創意人的出發點、集結地、安樂窩和孵化器。”去年2月,大樓開始動工;8月,裝修結束;9月中心就開始漸漸熱鬧起來。目前,已有30多支文化創意團隊入駐。
  無論是成都西村、明堂青年創意中心這些煥發著蓬勃生命力的文化新勢力,還是寬窄巷子、文殊坊那些已經響噹噹的文化老品牌,在發展之中都積蓄著市場的強大力量。這些力量包括成都貝森集團、成都演藝集團、成都文旅集團、中房集團等在整合資源資本方面有著豐富經驗和極大能量的企業。
  發展文博旅游產業的同時,青羊區也在積極探索建立文化與科技、金融、商業、生態等融合發展模式,推動文化新興業。
  專家點評
  堅持市場導向 培育文化新興業態
  市社科院副院長、研究員閻星:發展文化創意產業,關鍵點就是融合發展。不單單可以和旅游、餐飲等融合,還能和現代製造業、現代商貿業、總部經濟、交通物流等各個產業相融合。應當通過建立文化新興業態培育機制,探索建立文化與科技、金融、生態等融合發展的模式,構建以企業為主體、市場為導向、產學研相結合的文化科技創新體系,吸引更多優質文化生產要素聚集成都。其中,文化旅游的融合發展,雖然起步較早,但仍然需要進一步提升。應當優化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機制;建立健全旅游管理綜合協調機制,完善文化旅游資源的市場配置機制;探索形成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協同發力、合作共推、相互支持、相互促進的融合發展機制。成都商報記者 李婭  (原標題:西村大院9月建成 形成成都最具創意集成社區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cpccfppefjd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