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聲同氣化療飲食輔助 □彭嘉志
  近日,香港媒體贊揚,香港在繁華都市背後,一些地道的民間風俗仍然被很好地保留下來,其中提到許願樹、斬二手餐飲設備雞頭燒黃紙、太公分豬肉、食盆菜,冠之以“港人特有”,是否果真如此呢?
  首先許願樹就非香港獨有,廣府地區以至於中原地區,許願樹這樣或類似的許願方式如今依然流傳。譬如,廣州一些寺廟裡的靈龜票貼,人們習慣以銀幣投之,認為幣落龜身,願望可成。還有新推出的,如荔枝灣涌邊的許願樹。
  斬雞頭燒黃紙一事,講古佬曾聽混跡江湖的老前輩提過。它的來歷據說和南少林寺一詞有莫大淵源,牽扯的就是反清復明的那段舊事。相傳,南少林至善禪師座下有個弟子,排行第七,叫馬寧兒,武藝高卻甚好色,最後因姦淫婦女被趕出少林。馬寧兒懷恨在心,投二手餐飲設備降清廷,揭發少林秘密反清之事,並協助清兵攻入寺中,以致名剎毀於一旦。從此,馬寧兒被視為反骨典範,便生出“二五仔”(即反骨仔,二加五為其排名七)一詞,而但凡江湖幫會以示義氣忠心,都要施行斬雞頭燒黃紙一禮。其中,斬雞頭就是斬馬寧兒此等反叛之頭,表明若口不對心,與斷頭雞一樣下場。這儀式後來從幫會流傳到民間,粵地歷史上肅繳得力,儀式就伴隨幫會一併消失,民間更因其“迷信色彩”,無人再去施行。
  至於太公分豬肉,在廣州城西的村落仍然有這一習俗。即使在城市,老人家還是習慣在拜祭先人時購來燒肉,禮畢後向家中人分發。所不同的是,港人選擇在正月十五,但廣州人則多在清明時分肉,而不少新竹買房廣州人已把燒肉的“男女有別”的標識意義淡化了,變成了純粹的一種意頭。
  至於食盆菜,粵港兩地的保留程度就都差得不多。
  那麼,我們粵地老廣又有什麼風俗可以曬曬的呢?就這幾年看來,相信最拿得出手的大概是菠蘿誕、中元誕啦。不過千萬不要忘記,雖然我們做到成了“品牌”,但香港的洪聖爺誕(相當於我們的菠蘿誕)一樣不弱。而我們的中元誕,看看三元宮“爆棚”的同時,莫忽略了香港潮州老友們搞的盂蘭勝會的威勢。
  除此之外,剩下的卻是不少讓我們自卑眼濕濕的風俗。驚蟄“打小人”,我們只有零星幾下,港人一直保持著“專業”化成行成市的水準。鄭仙誕,人無我有的,卻消失了多年,去年才重新恢復,但已完全走樣。土地誕,大家都有,我們卻把它硬生生地改名做“廟會”,把廣府味給閹割了。金花誕呢,連廟都沒了,還能拜什麼?遠的不說,我們至愛的茶樓“推車仔”都不知消失了多少年啦,只能說,世界變咯。  (原標題:粵港風俗鬥命長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cpccfppefjd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